在那靜謐的深夜三點,牛棚內燈光倔強地亮著,宛如守護生命微光的忠誠衛士。作為牧場接產員的我,剛剛將最后一頭新生小牛的胎衣妥善處理完畢,凝視著它那嬌弱卻透著堅韌的小身軀顫巍巍地站立起來,努力吮吸著特意為它溫熱備好的初乳,那緊繃如弦的神經,才終于得以片刻舒緩。
“24小時待命”,對我這個接產員而言,絕非空洞無物的口號,而是實實在在鐫刻在每日行程中不可動搖的鐵律。牛的分娩,宛如自然譜寫的神秘樂章,沒有固定的旋律與節拍。白晝時分,巡棚時,我需逐一審視待產母牛的狀態。我仔細查看它們的乳房是否腫脹如囊,外陰是否紅腫似霞。一旦察覺母牛出現煩躁不安、頻繁起臥的異狀,我便需時刻緊盯其行蹤,小心翼翼地將它轉移至那靜謐而潔凈的單獨產房。與此同時,消毒水、石蠟油、溫熱的水與柔軟的毛巾,還有至關重要的產科鏈,都要一一備妥,以應對不時之需。
然而,最為緊張刺激、扣人心弦的時刻,當屬母牛遭遇難產的困境。猶記得那一日,一頭初產的母牛歷經兩個時辰的痛苦掙扎,仍未能順利誕下幼崽。此時,分秒都珍貴如金,容不得絲毫遲疑與懈怠。我迅速穿戴好防護用具,做好萬全準備,將手消毒后緩緩伸入那神秘而深邃的產道之中,細細探查。驀然間,發現小牛胎位不正,心中雖驚卻未亂。我一邊密切關注著母牛的狀態,一邊依循規程,緩緩而堅定地調整著小牛的姿勢。額頭上,汗珠如豆,順著臉頰滾滾而下,我卻無暇顧及,一心沉浸在這生命接力的使命之中。直至目睹小牛順著產道緩緩而順利地滑出,那一刻,我才發覺胳膊早已酸痛難耐,幾近麻木。
但接生之舉,不過只是這生命之旅的第一步。后續的護理,才是關鍵所在。小牛呱呱墜地之后,需要先輕柔地擦去它口鼻中那黏稠的液體,以防其窒息;再以潔凈的布,細致地擦干它身上的羊水,以免它著涼。其次,便是那至關重要的臍帶消毒,該步驟務必細心入微,防止消毒不力導致臍帶感染。若遇上小牛體質羸弱,則更需時刻留意其動態,在30分鐘之后,及時喂上初乳,這是提高其免疫力的“黃金營養”,萬萬不可忽視。
常有人問我:“你日日與牛為伴,又臟又累,究竟圖個什么?”我聞言,只是微微一笑,心中并無明確的答案。然而,每當我目睹那新生的小牛,睜著圓溜溜、充滿好奇的眼睛,搖著小巧而靈動的尾巴,在圍欄中歡快地走動,耳畔響起它們清脆悅耳的叫聲,心中便滿是成就感與滿足之情。這些小牛,是牛場的未來與希望,而我,便是那默默守護這份希望的堅實后盾。
牛棚里的日子,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唯有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的堅守與付出。消毒水的味道、牛的氣息,早已深深融入我的生活,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作為接產員,我或許平凡如塵,然而,能親眼見證每一個新生命的降臨,親手迎接每一個希望的到來,那么,這份工作便有了不一樣的意義與價值。(邢弘)
Copyright ? 2022 甘肅前進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隴ICP備2020004712號-1 甘公網安備62070202000746號 XML地圖
技術支持:祥洪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