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連山的雪線在晨曦中泛著微光,張掖的丹霞已然蘇醒。赭紅、橙黃、灰白的巖層在陽光下舒展筋骨,宛如大地袒露的斑斕肋骨。這片被古人喚作"金張掖"的土地,自古便是河西走廊的奇絕之地——雪山融水滋養著草原,草原挽留著濕地,而沙漠與戈壁則在遠處沉默地劃出自然的邊界。
旅人的馬蹄聲早已換成車輪的喧囂,但土地的記憶未曾改變。黑河依舊蜿蜒,如同一條被風揉皺的藍綢帶,將綠洲與荒漠分隔得涇渭分明。祁連山下的前進牧業,現代化的牧場里,奶牛伴隨著舒緩的輕音樂走向擠奶廳,恍若祁連山游走的云影。在這般景致里,一陣奶香撲鼻而來,清甜而醇厚,與草原的氣息水乳交融。
前進牧場的奶牛正低頭啃食著祁連山下的優質牧草牧草。這里玉米和苜蓿草含著雪山融水的清冽,陽光又慷慨地注入糖分,于是乳汁便帶上了張掖特有的風味——不是江南水鄉的婉約,而是西北大地的曠達與豐饒。擠奶工的動作輕柔,不銹鋼容器很快盛滿了泛著泡沫的鮮奶。這些乳汁將要開始它們的蛻變之旅,或成為凝脂般的酸奶,或化為甘美的乳飲,最終抵達游人手中時,仍帶著牧場的晨露與陽光。
游客們在七彩丹霞前駐足,手中的乳品紙盒恰好與遠處的大地同色。啜飲間,奶香在唇齒間流轉,恍若吞下了一小片張掖的草原。老牧人常說,這里的牛奶之所以醇厚,是因為牛兒飲的是雪山水,吃的是中草藥草場——黃芪、甘草、柴胡在牧草間星羅棋布,不知不覺便化作了乳汁里的養分。
黃昏時分,牧場的燈光次第亮起,與丹霞的余暉交相輝映。現代化廠房里的不銹鋼管道閃爍著金屬光澤,流水線上盒裝牛奶列隊前行,宛若另一道工業景觀。這景象看似與千年古城格格不入,實則延續著張掖自古的農牧文明——漢代烽燧下的牧馬人,隋代驛站里的酪漿,唐代互市上的奶制品貿易,而今都化作了標準化生產車間里的數據與指標。
當最后一縷陽光掠過山脊,游客手中的空盒被投入可回收垃圾桶。他們或許記不清牛奶的品牌,但會記得在濕地前喝過的那口奶香——帶著祁連山的清冽,草原的豐茂,以及現代牧業將傳統與現代糅合的巧妙。正如張掖本身,既守著大地的古老記憶,又從容地走向未來。
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,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文的匠心獨運,最終都沉淀為舌尖的一抹醇香。(武建壽)
Copyright ? 2022 甘肅前進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隴ICP備2020004712號-1 甘公網安備62070202000746號 XML地圖
技術支持:祥洪科技